87年國文考題

C1.小過掛:( )「震上艮下,上動下止。」其乃指:

    A 訓牛馬以致遠之象 B 舟楫之象 C 杵臼舂米之象 D 平息干戈之象

D2.嚴鐵論「貧富」一文中「食湖地,管山海,芻蕘者不能與之爭澤,商賈不能與之爭利。」「芻蕘者」意指:

    A 農夫 B 漁夫 C 工人 D 樵夫

D3.荀子天論「君子不為小人之匈匈也輟行。」「匈匈」意指:

    A 逆行 B 兇惡 C 急促 D 喧嘩

B4.漢書藝文志諸子略「敬昊順天,歷象日月星辰,敬授民時。」係指:

    A 道家 B 陰陽家 C 農家 D 儒家

C5.道學解一文中「沈浸醲郁,含英咀華。」句中「沈浸醲郁」其意指:

    A 沈於酒香中 B 品味濃香佳茗 C 涵泳濃厚書香中 D 義理正而藻詞美

C6.日知錄取「日知其所亡,月無忘其所能」之意而命名,此句係何人所言:

    A 子貢 B 子思 C 子夏 D 孟子

D7.定法一文中「數者,因任而授官,循名而責實,操殺生之柄,課群臣之能者也。」「課」意指:

    A 執行 B 授權 C 掌握 D 考核

D8.國有四維:一曰理,二曰義,三曰廉,四約恥。所謂「廉」係指:

    A 不從枉 B 不自進 C 不踰節 D 不蔽惡

C9.阿房宮賦「盤盤焉,囷囷焉,蜂房水渦,矗不知幾千萬落。」「囷囷」意指:

    A 光禿貌 B 曲折貌 C 迴旋貌 D 直聳貌

D10.中庸哀工問政章「去讒遠色,賤貨而貴德,所以『』。」句中『』應為:

    A 勸百姓也 B 勸士也 C 勸百工也 D 勸賢也

D11.墨子語其弟子魏越曰:「凡入國則務而從事焉:國家昏亂,則語之『』、『』。」句中『』、『』應指:

    A 尊天、事鬼 B 兼愛、非攻 C 節用、節葬 D 尚賢、尚同

A12.下列敘述何者為非:

    A 易以卦詞、爻詞為傳、以十翼為經 B 道家之要旨:崇法自然,主張無為

    C 禮記,為孔子七十弟子及後學者所記 D 孟子稱「墨子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」

D13.下列有關史記之敘述,何者為非:

    A 上起皇帝下迄漢武帝 B 史記分本紀十二、表十、世家三十、列傳七十

    C 史記論斷標「太史工曰」 D 書中體例,因於左傳

B14.下列有關後漢書范滂傳之敘述,何者為非:

    A 為南朝宋仁范曄所撰 B 本文選自後漢書酷吏列傳

    C 本文敘述范滂少有高節,長有壯志,即為仕宦,摘姦懲惡

    D 其敘述多不以時代先後為序,而法史記以類相從之例

D15.六國論「委區區之韓魏,以當強虎狼之秦,得不折而入於秦哉?」不「折」之意:

    A 消滅 B 歸罪 C 拒斥 D 屈服

B16.下列有關公文之結構,何者為非:

    A 本文及公文之主體,應將行文之原因、內容、目的作簡淺明確之敘述

    B 受文者為行文之對象,應寫在發文者之前,並書寫全銜

    C 公文在發文時應記國曆年月日及編列發文字號

    D 機稱應寫全銜

D17.中庸「是故,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賭,恐懼乎其所不聞。莫見乎隱,莫顯乎微,故君子慎其  也。」句中  應為:

    A 始 B 終 C 本 D

A18.說苑「建本」一則「操弓不反於檠。」「檠」字讀為:

    A B C D

A19.詩史上所稱「初唐四傑」四傑指:

    A 王勃、楊炯、盧照鄰、駱賓王 B 沈佺祺、宋之問、陳子昂、王積

    C 陳叔達、孔、虞世男、袁朗 D 上官儀、王積、陳子昂、沈佺祺

A20.唐詩「朝辭白帝彩雲間,千里江陵一日還。兩岸猿聲啼不住、輕過萬重山。」為何人所做:

    A 李白 B 明 C 杜甫 D 白居易

D21.清代著有子不語、隨園詩話、小倉山房時文集之作者為:

    A 金聖嘆 B 趙翼 C 蔣士銓 D 袁枚

D22.下列有關「世說新語」之敘述,何者為非?

    A 宋臨川王劉慶義編撰 B 記後漢至東晉年間,高士言行,名流談笑

    C 反應士族階層的生活面貌 D 對於反抗禮法的精神,表示排斥

B23.文心雕龍「情采」一文中「故立文之道,其理有三:一曰行文,五色是也;二曰聲文,五音是也;三曰情文,五性是也。」所謂「形文」指:

    A 音樂 B 繪畫 C 辭章 D 雕刻

B24.論語子罕篇「子絕四:毋意,毋必,毋固,毋我。」「毋意」指:

    A 不自以為是 B 不憑空揣測 C 不固執拘泥 D 不絕對

B25.左傳秦晉殽之戰「三十二年東,卜偃使大夫拜,曰:『君命大事,將有西師過軼我,擊之,必大捷焉。』」所謂「西師」指:

    A 鄭國 B 秦國 C 齊國 D 晉國